今天是
双色球
我校学生处
新型职业农民傅木清:为丰收努力耕耘
发布时间 :2020-06-08 浏览次数:525

傅木清,19695月出生,2017年双色球继续教育学院农学专业毕。傅木清从2006年开始承包土地种植优质稻至今,在机械化、规模化种粮的道路上已走过十年。他敢于先行先试、勤于探索创新、乐于帮助农民,带头成立了长汀县远丰优质稻专业合作社、长汀县清荣农机专业合作社。几年来,累计向国家交售粮食200万吨,帮助农民增加收入400多万元,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近年来,他先后2次获得国家农业部授予的“全国种粮大户”和“全国农机大户”称号;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全国科普带头人”“全国科技乡土人才”称号;荣获“省种粮大户”、“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全省农村科普带头人”等称号;2013年被评为“福建省首批新型职业农民”。


投身农业,办起水稻合作社

长汀县河田镇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水土流失重点乡镇,也是一个人多地少的乡镇。但是,就在这个人均耕地只有0.63亩的地方,却出了傅木清这个全国种粮大户……

时间回到2006年冬天,外出打工小有积蓄的傅木清决定回乡创业。他和几位乡亲一起,在长汀河田、三洲、濯田、四都、红山等乡镇连片承包流转耕地,种植水稻,并于2007年在全市率先注册成立远丰优质稻专业合作社,和当地群众一起抱团种粮。

闽西是老区苏区,也是山区,远丰合作社的成立在当时就像一声奇妙的“芝麻开门”,打开了山区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思路、新途径。成立以来,合作社开展统一机耕、统一育秧、统一机械化插秧、统一病虫害机械化防治和统一机械化收割等“五统一”农田作业服务,开展机耕、机播、机插、机防、机收等综合性农机作业服务,以订单作业、承包作业、跨区作业等形式,不断扩大服务规模。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合作社在傅木清的领导下快速发展,现有社员456人,注册资金1000万元,经营土地规模近6000亩。合作社先后投入购置农业机械资金510多万元,累计购买农业机械230多台套,成为全市唯一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点。合作社在完成自己土地耕作的同时,积极为周边农场、合作社、农户机械化跨区作业,几年来为广大农户(贫困户)节约成本120多万元。合作社被福建省农业厅授予“福建省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龙岩市农机总站授予“龙岩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2011年,被省农业厅授予“省级示范社”;2014年,被授予“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荣誉称号。

省委书记于伟国调研远丰合作社

副省长黄琪玉调研远丰合作社工作


致力创新,机械化规模化种粮

一直以来,“种水稻,利润薄”的观念已经深深刻在许多农民的大脑中。如何提高种粮效益?这也是傅木清选择投身农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傅木清认为,答案在于机械化、规模化种粮。而当我们走进他的远丰合作社,更能亲眼目睹傅木清的“解题方式”:这里有立体式的工厂化育秧中心,有全程农业机械化机库里的种子催芽机、全自动播种机、大型拖拉机、农用无人机、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机等各种农业机械,有1000多平方米的集中式烤烟房……所有的一切都展现出傅木清的努力探索和创新作为。

几年来,傅木清和几位股东先后投入600多万元购置农机,实现了一条龙机械化生产,为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优质水稻提供了技术与设备保障。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农业厅五次在远丰优质稻专业合作社召开现场会,其中召开全省绿色防控和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现场会、全省机插育秧现场会、全省新型农机演示现场会、全省新型职业农民示范基地现场会、全省新型植保器械演示现场会。到傅木清的稻田现场参观农机操作,听取傅木清介绍经验,带动了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

20123月,傅木清投资350万元,在全省建立首家工厂化育秧中心,打造集工厂化育秧、炼苗棚、全程农业机械化机库、新型农民田间培训学校、维修服务中心、优质稻加工于一体的水稻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中心。育秧中心可供大田2万多亩种植,工厂化育秧中心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工厂化育秧时间比大田育秧缩短15天左右,有利于抢抓农时,秧苗均衡、茁壮,促进大田生长。

前进道路上不停步。傅木清同志积极引进“五新技术”(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进行实验示范,使合作社的经营向优质、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并通过实验示范,把“五新技术”向合作社成员及周边农户扩大,带动面积3万多亩,先后被省市、县农办授予“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核心农户”和“五新技术推广示范户”,获评“福建省首批新型职业农民”、“龙岩市新型农民示范户”。此外,远丰优质稻农民专业合作社还与中科院院士谢联辉签订合作协议书,在合作社设立院士工作站。


不忘初衷,坚持服务“三农”

 “我是农民的儿子,做好农业、服务农民是天生的职业,也是应担的责任。”

 “以前种田人背着机器,还是背着最简单的除虫喷雾器;现在种田机器背人,甚至许多环节都用上了无人机。这就解决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犁田不用牛,插秧不弯腰,收割不用刀,晒谷不看天’的传统耕作模式,实现了现代新型职业农民‘穿着皮鞋插秧,开着小车种田’的科技梦想。”

 “一人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是富。所以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做农业的初衷,就是要让农民轻松下来,富裕起来。”

傅木清的这些淳朴、实在的话语无不透漏着对农业的热爱和对农村、农民的深厚感情。作为全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长汀县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如何通过合作社,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了傅木清经常考虑的问题。

合作社有技术、资金和产品销路,而一些贫困户有土地和劳动能力,傅木清就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吸收贫困户以自己的土地等入股加入合作社,改变他们单独经营效益低下的问题,同时吸纳他们成为合作社的农业工人,增加他们的收入。合作社在租赁田块、吸纳员工、收入分配等方面,尽力向贫困户倾斜。目前,傅木清长期聘请工人30多人,农忙时聘请80多人,其中不少是贫困户。2009年以来,远丰优质稻专业合作社共扶助支持了200多户贫困户脱贫。

去年冬,傅木清还将数个乡镇的10个粮食、农机专业合作社捆绑起来,成立融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专门设立资金互助部,融资200万元。为社员种粮发展生产缺资金时或是贫困户没资金上项目时提供资金服务。到目前,已为部分贫困户在内的8位社员提供了20万元贷款。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傅木清来说,帮助农民不仅有“鱼”,也一样有“渔”。这些年来,他每年都要为广大种植户、农民、贫困户授课56场左右,毫不吝啬地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技术传授出去,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

继续教育学院|供稿单位

原文法学院 何超群|执笔人